close

黃金 白銀 房產 美元.....  這年頭買什麼好?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09 / 12 / 02 星期三 15:40

價漲破 1200美元、中國將大幅增加黃金儲備、房價不斷推高、美元越來越不值錢……。處在這詭譎多變的投資環境中,投資人倒底買什麼產品好呢?專家們各有各的看 法,有人說,買黃金不如買房子;有人說,黃金未來 10 年會翻好幾番;投資大師羅傑斯則說,現在寧可買白銀或鈀金,也不買黃金…。傳聞中國將購買大量黃金作為外匯儲備,促使周二國際金價連破 3 大阻力區,直逼 1200 美元/盎司關卡;紐約黃金期貨 2 月合約更突破了 1200 美元/盎司,觸及紀錄新高。
黃金價格炒到如此之高,投資人此刻是該獲利了結?還是繼續進場?

據《廣州日報》報導,看空黃金的經濟學家郎鹹平認為「買黃金不如買房子」。他說,黃金是最差的投資商品,沒什麼投資價值,想靠黃金賺錢,還不如買四合院。
郎鹹平指出, 1980 年,1 盎司黃金的價格是 800 多美元, 30 年也就漲了 200 美元。民國初年, 1 兩黃金可以買 2 畝良田,5 兩黃金就可以買北京一個四合院。但 100 年後的今天, 1 公斤黃金等於 25 萬人民幣,只能買北京四合院的半個廁所。
他說:「如果你在 100 年前沒買四合院,而保留 5 兩黃金,那你今天將是一個窮人」。
黃金只有在最近 8 年才體現出較高的投資回報,但這是華爾街及其背後的美國政府操縱的結果。因此,郎鹹平認為,黃金易於被操縱的特性,使得它成為並非很好的投資商品,因此,買黃金不如買房子。

而以《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為代表的一派卻認為「黃金未來 10 年會翻幾番」。他們認為,美國政府以大量發行貨幣的方式來緩解其巨大的國債壓力,最終可能造成美元崩潰,而作為制衡信用貨幣的黃金,未來地位將大幅上升。
宋鴻宋進一步分析,目前美國總負債達到 44 兆美元,1 年僅國債利息就有 5000 億美元,隨著債務利息不斷上升, 40年後,美國債務利息將達到 586 兆美元。按照美國 GDP 的平均增長率 3% 計算, 40 年之後美國 GDP總量將不夠償還債務利息,美國只能靠印鈔票來化解債務危機,這將導致美元崩盤。
宋鴻兵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美國即將到來的長期消費衰退、出口和政府投資乏力,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金融體系注定走向崩潰。黃金作為臨時貨幣將被大量增持,未來 10 年, 黃金不是漲 1 倍或 2 倍,而是漲若干倍!

「你不是投資去買黃金,而是把紙幣換成硬通貨。」宋鴻兵建議投資人要轉換思路,把黃金當作一種貨幣進行儲備。
他說,美元貨幣體系早晚會出現嚴重問題,黃金重新成為貨幣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從這個角度來說,你遲早都得換,只是越晚換,你的紙幣能換的黃金越少。
除了黃金和房子,還有沒有其他商品值得投資?有的,投資大師羅傑斯 (Jim Rogers) 就說:「如果你想購買貴金屬,我推薦白銀或鈀金,這兩種金屬市場相對低迷。」

羅傑斯早就預言黃金會在 2010 年開始的 10 年裡達到2000 美元的歷史高點。不過,他最近坦言自己對投資黃金已興趣缺缺,他認為「除了黃金外,還有許多商品比黃金更值得購買。」
他說:「我持有黃金,並且已持有一段時間了。不過,現在所有人都看好黃金,而我不喜歡購買那些已上漲了很多的東西。但我現在絕不會賣出黃金。」
他指出, 5 年前拋售黃金的央行們現在也在購買黃金,有許多人追隨著央行的腳步購買黃金,他們不過是隨波逐流。世上或許有比黃金更好的商品可以投資,可是他們已經被黃金蒙蔽了雙眼。
以史為鑒,我們回頭看看過去 40 年裡黃金投資的收益到底如何?新華網援引該報導指出,追溯到 1971 年美國政府宣布放棄 35 美元兌一盎司黃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自由浮動。

隨著 1971 年美國宣布放棄美元「金本位制」,黃金價格從 35 美元兌一盎司的低位,飆漲到 1973 年的90.85 美元。
1973 年 12 月,美國爆發經濟危機,並導致嚴重通膨,至 1975 年 1 月,每盎司黃金已漲到 180 美元,相比 1971 年的每盎司兌 35 美元,漲幅高達 414%。
1979 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從 14 美元/桶上漲到 35 美元/桶以上,再加上 1979 年 12 月蘇聯對阿富汗出兵,政治局勢的惡化,導致市場對黃金需求巨大,至 1980 年 1 月 21 日,國際現貨黃金達到每盎司 850 美元的價位。

相較 1970 年的每盎司 35 美元,金價 10 年時間上漲了 23.29 倍,如果折算成每年復合收益率大概是 37%。
1980 年至 2000 年這 20 年時間,黃金價格持續低迷,而 1996 年至 2000 年間,美國 GDP 維持 3.5% 的高速增長,黃金價格一度降至 255 美元的歷史低點。
從 1980 年 1 月 2 日的 559 美元降至 2000 年 1 月3 日每盎司 288.5 美元,國際現貨金價降幅達 48.39%,這期間的收益率處於虧損狀態。

從 2001 年起黃金開始走牛, 2001 年美國科網泡沫破滅加上 「9·11事件」,美國聯準會 (Fed) 開始執行寬鬆貨幣政策,引發市場對通膨的擔心,金價從 2001 年11 月 27 日的 272 美元左右漲至 2005 年的 500 美元。
而 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救市政策加劇了市場對美元貶值的預期,昨日金價攀至 1199.3 美元,短短 8 年,黃金上漲 3.4 倍,年復合收益率約 16.5%。
                                    
********************************************************************

黃金是商品不是貨幣
阿布拉莫維奇2009/12/02 21:19:14

黃金早就沒有貨幣最基本的功能「交易媒介」,拿黃金上街買不到任何的東西,國際貿易也沒有人用黃金付款。這是貨幣的必要條件,沒有這個功能的東西不叫做貨幣。
價值貯存的工具有許多,例如土地、骨董、有價證券等,沒有人當他們是貨幣。有價值貯存的功能,並不是貨幣的充分條件。
黃金很明顯是商品,完全沒有貨幣的功能。即使勉強說它是貨幣,也是一種負利率的貨幣,因為存黃金沒有利息還要收保管費。只有金本位的時代,把黃金和貨幣發行掛鉤,黃金才和貨幣沾上關係。但是金本位已經崩潰接近40年了。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但是有許多大師好像連常識都沒有,還批評別人沒常識,黃金上漲就大聲,黃金下跌又消失

「把美元當做發行準備」一事是不然的,世界上並沒有美元本位 一事,這其實是金本位的同義詞。金本位時代,固定每盎斯黃金35元美金,然後所有的貨幣和美金固定匯率,所以美元準備等於黃金準備。在金本位廢除後,不需 要黃金準備,也就不需要美元準備。美元準備的作用其實只剩下「國際貿易的週轉金」,因為大部分的國家願意收美元,所以國際貿易額愈高的國家,美元準備就愈 多。
現在的信用本位制度,事實上是用所有以該貨幣計價的商品當做準備。實務上,央行釘住的已經不是任何的金屬或貨幣,而是物價指數。像辛巴威那種惡性通膨,表示它的央行徹底失職(被獨裁者破功)。


信用本位制完全不需要在央行放任何的準備,就能發行貨幣。就如我上面所說 的,貨幣對應的是以該貨幣計價的商品,所以物價指數才是應該釘住的目標。本位制是獨裁時代為了制衡執政者的一種設計,利用貴金屬生產的稀有性,避免執政者 無限量印鈔造成惡性通膨,最後導致動亂與政權滅亡。信用本位制的配套措施,一定要有獨立的央行,加上尊重央行的民主體制,才能信任央行總裁完全根據理性來 調控貨幣發行。
大部分的黃金準備是金本位時代的「遺跡」,至於美元準備則是國際貿易的結果。出口導向國家的央行,盡力買入美元以壓低本國匯率,維持本國出口競爭力,這個招式從日本開始,已經擴展到東亞各國。這和貨幣價值關係並不大。
如果美元崩潰,持有美元的國家當然會倒霉,但和你所說的正好相反,「準備」愈充分的,例如中國會跌愈凶;沒什麼準備,空口說白話印鈔票的國家,例如英國,反而不會有什麼影響。這純粹只是「投資損失」的反應而已,和準備不準備無關。

阿大的論點是對的,貨幣發行制度可略分爲三。 其一:以稀有資源為貨幣儲備的私人發行制度;其二:由政府發行法定貨幣,此制度下政府有權無視儲備多寡發行貨幣;其三:以政府或中央銀行債券為儲備(例如 美國聯邦政府票據、歐盟成員國央行債券、日本政府債券),由法定機構(例如美國的聯邦儲備局、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發行貨幣,這正是目前三大貨幣美元、歐 羅和日元的發行制度。
可是至於發展中國家,由於歷史原因,往往以某種外匯資產或一籃子外匯資產為儲備,由官方發行貨幣。
因此才會有美元準備,這個部份真的還蠻龐大,而這些政府債信,像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是不可靠的。
缺乏美元為基礎,硬發行貨幣是會走向另一個早期中華民國或是辛巴威。


BRIC四國,中國還是共產黨執政,俄羅斯是開明專制,巴西之前軍政府執政很久,剛轉型民主不久,只有印度一直是民主體制。
所以中國的美元儲備最多,俄羅斯其次,巴西第三,印度我記得是最少的。
本位制基本上是對執政者的一種不信任。民主制度最悠久的的英國,真的是空口說白話在印英鎊,不只沒什麼美元儲備,連黃金都賣光了,他就有這種本錢。


其實我最想不通的是日本,日本和英國很像,從英日同盟開始,兩國就走同樣路線。
二次大戰之後,日本已經是一個民主國家,可以不用做任何的儲備。
但是日本央行想不開,還是儲備了世界第一(還是第二?有沒有被中國超過去?)的美元。

日本表面上是民主,但骨子裡還處在封建社會當中。日本央行的獨立性是G7裡面最小的,央行總裁受制於內閣,而內閣則由財閥所控制,為了維持出口,不惜壓低匯率,我覺得這是日本二十年都起不來的最大原因。
藉由外銷賺完第一桶金,貨幣自然應該升值,然後發展進口,改善全民的生活。進口業和出口業一樣,都是GDP的一部分。但是日本進口非關稅障礙特多,物價很高,一般百姓的生活水準並不比台灣高,和美國更不能比。


以美國聯邦儲備制度為例,爲何聯邦儲備局不須具價值的天然資源為儲備即可發 行貨幣?原因是美國的經濟體積龐大,軍力傲視全球,因此她可藉其經濟和軍事實力保證聯邦政府有償債能力;同時,其民主和法治制度亦保證了政權更迭不妨礙繼 任人繼續履行債務;而且在布列頓森林會議後,美元成爲國際貿易中必需的結算貨幣。因此,只要美國聯邦政府押上了信用,保證將來向債權人還款付息,聯儲局即 可發行世上人人信任的美元。可惜日本只有經濟實力並沒有軍力傲人(實際上有,可惜自綁手腳),英國人可不客氣,修理比自己弱的國家,從來不見客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uthTel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