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已跌無可跌,蘊釀本週起強彈,台股已表態上攻,本週必須儘速攻佔半年線,確認漲勢!
說實在的,2/10以來已一個月的美股跌勢,不就是在反映汽車業與大銀行的疑慮嗎?
Dow Jones成份股當中,
通用只剩1.45美元
AIG只剩0.35美元
花旗集團只剩1.03美元

其他成份股包括麥當勞、Intel、可口可樂、GE,我們要怎麼期待他們把DJ帶向5千點呢?

AIG就算再腰斬,看影響DJ有沒有1點
如果還要破底,哪來的動能,根本已經破無可破了!


我們來思考一下:歐美股市現在所正在反映的問題,跟我們一樣嗎?對我們有何影響?

這幾天有新聞表示CDS市場將設立清算機制
CDS的賣方承受了超乎預期的風險,
就像創業成功的富人,轉投資涉足未知的領域,卻依然想當老大、好大喜功,結果轉投資搞砸了,卻要全球的人買單,豈有此理?!
況且CDS的買方不一定不知道他所轉嫁出去的風險可能擴張到無法控制的地步,不然他也不需要去做這份避險,做法不負責任,不代表出了事一樣可以撇得乾乾淨淨。

不如把CDS相關企業體以及舊有本業做個切割,舊有本業對轉投資的投入金額就當做送他了,只要原有本業的現金流量不斷,問題都還可以解決。
CDS的買賣方之間都要做出讓步,讓風險獲得合理而非全面的轉嫁,也讓理賠正常化而非完全違約,讓這個市場能夠正常一點。

 


以上問題,基本上頂多只有台灣金融業會有一些直接的影響,其餘頂多是解決問題與清算損益的過程中,去摃桿化影響部分貨幣供給,清算制度化影響部分就業機會,再反映到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售,降低科技業部分營收

現在的科技業,與10年前的科技業,有什麼不同?市場飽和代表什麼意義?必然的衰退嗎?
如果飽和 = 衰退,那麼早餐店、牛排館、火鍋店這些市場彼此重疊擠壓,幾乎呈現完全競爭、毛利低到見骨的產業應該早就倒光了才是!?
其實,飽和的市場,也並不是只剩下換機的需求,市場的飽和代表消費者受到充分的教育,相關的產品與服務已不再新奇,因為它已經成為必需品! 六大基本需求其實已經多了一項變成七大 = 食衣住行育樂「資」成為必需品代表隨著每個人生命周期的演變不同,自然會產生相關的需求,所以市況不管再怎麼差,都會有基本訂單,加上換機、服務,以及降低了的行銷成本(PC、NB還需廣告嗎?但總是有人會買,不是嗎?),產業的規模與活力未必遜於新創市場、利基市場的年代,只是比較不顯眼,像呼吸一樣的自然。

 


如果還在想歐美市場萎縮,科技業就完蛋死定了;還在想美股破底、失業率狂飆就會先把台灣電子業餓死,不妨三思!

 


 

幾個不完全有答案的問題,請大家集思廣益:

1.CDS市場在雷曼這個大莊家倒台之後,並未完全崩解,但風險難以評估的問題還是存在,現在又說要建立清算、監管的機制,大家認為後續會怎麼發展?出現哪些情況與政策措施,這個問題可以善了?又出現哪些情況與政策措施,會擴大這個問題的外部性,影響到哪些層面?

2.花旗、AIG如果倒了,會用什麼方式讓它們倒?巨獸分崩離析後,世界金融地圖又該如何改寫?對我們小小投資人來說,有哪些不可忽略的威脅與機會?

3. 通用等美國大車廠如果倒了,對於上下游的供應鍊會產生哪些衝擊與機會?對亞洲車廠來說會產生哪些衝擊與機會?市場洗牌後,汽車製造中心會東移嗎?

4.俄羅斯、波蘭等東歐、新興國家所蘊釀的二次金融風暴,引爆點隱藏在哪些產業?對亞洲有何影響?

問題有點大,不過大家多發表自己深入的觀察,就算還是難以竟窺其究理,相信對釐清全貌仍會很有幫助的,希望大家踴躍發言,感恩!


現階段對台股影響力消長的觀察:

陸股去年領先全球反轉走跌,接下來是亞洲含台灣,最後美國與原油
陸股今年領先全球反轉走漲,接下來是亞洲含台灣,最後美國與原油(f)

去年520台灣獨門總統級利多結束後,陸股大致上領先台灣半個月到一個月
例如去年8月初陸股跌破築底平台,台灣是9月初
去年10月下旬陸股正式觸底築底,台灣是11月下旬
去年11月陸股站回穩守月線,台灣是12月
今年1月陸股站回穩守季線,台灣是今年2月
今年2月上旬陸股突破半年線強漲噴出,台灣是今年3月上旬(f)

要說是計畫經濟的奇蹟,還是兩會利多日日進補,我認為都不足以解釋資金移動的軌跡
在目前去槓桿化的資金環境中,擁有高儲蓄率的國家(中國等東亞國家)就是老大!


 

日期 台北時間 國家 指標項目       市場預估 實際公佈 前值修正 前值
20090306 21:30 美國 2月失業率                 8.1% 7.6%
20090306 21:30 美國 2月非農業就業人數(月增) -65.1萬 -65.5萬 -59.8萬
20090306 21:30 美國 2月製造業就業人數(月增) -16.8萬 -25.7萬 -20.7萬
20090306 21:30 美國 2月平均時薪(月增) 0.2% 0.2% 0.2% 0.3%

 


美國失業率的增加,集中在服務業,應該就是金融業之類的了
但薪資水準並沒有明顯下降,反而還小增

當景氣開始要回穩的時候,企業主往往希望不要增聘員工,現有的人一樣遇缺不補,但訂單、業務開始增加,現有的員工多擔待多做點事,大不了給點加班費嘛!

失業率是景氣落後指標,企業主多半撐到受不了才裁員,大多數的老闆都不是「You are fired那種型」

薪資水準是領先指標,企業主不然貿然擴充,尤其是人力方面,加人手可不比加機器,不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沒有十足把握前,老闆們通常都希望員工"共體時艱",如果他們真的肯招人,不是心腸太好就是生意真的熱絡起來了;有做過生意就會知道,人力資源常常是最重要的資產,也是最沒有佈署彈性的資產。

日期 台北時間 國家 指標項目          市場預估 實際公佈 前值修正 前值
20090307 04:00 美國 1月消費信貸(美元) -48億    18億    -75億    -66億

 

讓美股拉尾盤大漲2%的,應該就是它啦!
看來美國儲蓄率回升的同時,信用的流動在接受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剌激後,或多或少有了效果!這類無擔保貸款能有此增幅,實屬不易,對北美消費市場的衝擊也可望減小,持續追蹤!

 


錢太多! 郵局3/9起拒收企業存款 (TVBS)
雷曼風暴至今 台銀存款暴增逾2700億元(中央社)

 

民國98年1月金融情況

貨幣總計數  1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 M1A、M1B及M2年增率分別為4.84%、1.79%及7.17%,均較上月為高,主要因本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而上年則落在2月,致比較基期較低,加以資金續呈淨匯入所致。調整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合併亞洲信託投資公司因素後,M2年增率仍為7.17%。經調整季節性因素,則1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A、M1B及M2年增率分別為0.91%、0.01%及6.78%。
1月準備貨幣日平均數為2兆2,968億元,日平均準備貨幣年增率由上月之7.68%上升為15.34%


市場上錢真的很多,多到連銀行都滿出來,難怪大額定存利率連0.5%都不到。
貨幣供給的確直接影響了股市的動能,不要再輕視台灣啦!


7376 - 3955 = 3421
3421 * 0.382 = 1307    3955 + 1307 = 5262
3421 * 0.5 = 1710        3955 + 1710 = 5665
順利的話,3/18前後即可見到其中之一


Update 2009/3/9 a.m. 11:20

半年線壓力果真不可小覷,適度振盪可消弭過熱,有利繼續上攻
法人利用鴻海配股配息創新低的訊息製造回測,也使鴻海開盤即受到萬張賣單摜至跌停
然而鴻海2008年EPS7.44元,配股息共2.3元,股利發放率同以往水準並未遽降
且2008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還能有7元以上的獲利,實屬不易
今日早盤鎖跌停,應只是法人控盤手法

台指期在今日修正當中,最低剛好至3/4表態後的低點,恰好回測缺口支撐
大盤現貨雖小幅破低,但也僅至4578,並未完全回補缺口,有確立缺口支撐的意味
且經過今日早盤的急速修正,空方力道獲得釋放,短線過熱問題緩解
台指期30分KD指標已至低檔,空頭抵抗的修正滿足點應已完成
接著就看短線築底的情形,台指期能否守穩4550與大盤守穩4600

由於鴻海的賣單正逐漸消化中,且台積電回測昨日長紅起漲點有守,確認短底墊高
12點過後若鴻海賣壓能獲得有效去化,權值股可望回防平盤,
顯現出緩漲急跌的多頭特性,明後天要攻上4800的機會將愈來愈高


Update 2009/3/9 p.m. 12:48

2330開始動了,今天若能收上平盤附近,留長長的下影線,洗盤就滿漂亮的了!
油價短線也有一些表現的機會,雖然原油若能先修正短線過熱再漲更佳,仍值得留意!


Update 2009/3/9 p.m. 1:08

To edwiin:
pixnet的系統怪怪的,出現兩篇同樣的文,
隨便刪其中一篇,卻把您的留言也刪了,拍謝丫!

2330收復平盤,今天權值股被半年線牽制,若能成功消化賣壓,續攻有望!
2498、2409尚未站穩半年線,因此今日壓回測撐,明後兩天必須重新站穩
2454、2330已站穩半年線,今日回測月線有守,表現不錯,
連帶使得電子類股指數同樣回測半年線未破且有守,留長下影線有利續攻!
金融股量縮回補缺口,還是弱弱的,若能維持橫盤,至少不至於拖累大盤。

台指期逆價差持續縮小,振盪區間也已確定拉高,台指期30分KD已黃金交叉
明日可望發揮助攻之效,只待帶量中長紅即可挑戰半年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uthTel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